
两女共侍一夫关系却情同姐妹生前三人同行死后则三人葬同穴
发布时间:2024-06-03 13:09:23 | 次浏览
在北京香山脚下有一处叫做万花山的山坡地,在风景秀丽的山中有一座十分奇特的墓穴,这处墓穴修的极其宽敞,为三个并葬的穴。
中间的墓穴为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墓,在其两侧的墓穴分别埋葬着,他的原配发妻王明华以及平妻福芝芳。
这段“三人行”的婚姻曾经也是一段佳话,王明华和福芝芳共侍一夫,关系却情同姐妹,三人生前同行死后又同葬香山万花坡,也算是一段少见的事情。
1894年10月22日,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的京剧世家迎来一声响亮的啼哭,梅家媳妇诞下一名男婴,取名为梅兰芳。
作为家里的独苗梅家倾尽所能培养梅兰芳,在他8岁时伯父梅雨田牵线,拜师京剧名旦吴菱仙学习青衣。
作为梅兰芳的戏剧启蒙老师,吴菱仙既严苛又认真,每天天不亮就会带着他和另外两个弟子去中山公园吊嗓子。
一般是吊两小时嗓子后回家吃早饭,吃完早饭就开始学戏,学戏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除要理解所学戏剧的剧情故事和人物以外,还要读懂唱词、学习唱腔、练习身段,这学习过程中不能休息,一样累了就换另一样继续学,风雨无阻苦闷枯燥。
虽然梅兰芳学戏的天赋一般,但是他极其刻苦努力,为了练习身段、学习女子的步伐和动作,时常观察家里女人的一举一动认真模仿。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吴菱仙精益求精的教导下,11岁的梅兰芳已经拥有登台的资格。
1904年8月17日,吴菱仙为了让梅兰芳获得更多的戏剧经验和稳健的台风,便让他在前门广和楼跟随班社出演《鹊桥密誓》,那个时候不过11岁。
梅兰芳出演主角织女,虽然是首次登台却表现得极好,唱、念、演堪称完美,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
1907年梅兰芳正式出师,拜别师父后搭班“喜连成”开始演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头逐渐打响,并且收获一众票友。
事业有成以后,梅家便开始操心梅兰芳的婚事,毕竟作为梅家独苗肩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以此让这个京剧世家传承下去。
梅家相中同样出身于京剧世家的王明华,对方的父亲是有名的青衣花旦王顺福,哥哥王毓楼是一个武生。
王家自然也对这桩婚事十分满意,订婚后两人于1910年成婚,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两人的感情却十分和睦。
王明华十分具有远见,也支持丈夫梅兰芳的事业,多年来为梅兰芳诞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为了陪伴丈夫四处演出,照顾他的事业,王明华在后来毅然决然选择绝育,做了绝育手术。
没有了后顾之忧,时刻陪伴在梅兰芳左右去各地演出,甚至远赴海外登台表演。因戏台有严苛的要求,不允许女人进入后台,王明华便女扮男装悄悄进入其中。
王明华有着独到的眼光和设计天赋,一些传统戏剧的服装和妆容,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审美需要淘汰,但又没有合适的造型去替代。
于是她就给梅兰芳出谋划策,传统戏剧中的嫦娥角色的服装十分老旧,并没有仙子飘逸出尘的感觉,所以形象上让观众无法更好的认同。
梅兰芳一直想改变嫦娥的服装和妆容,更好的贴近仙子的角色,却苦于没有好的设计。
王明华得知很快就给出了建议,认为可以参照古代的仕女图改变服装样式,增加一些如意结的丝带营造飘逸感。
对于嫦娥的头面,王明华也出谋划策,虽然正面和侧面可以参照仕女图来制作,但却鲜少有仕女画展示仕女的背面,所以这头面的背面如何展现成为难题。
她以女性的审美将背面设计成披散着头发、分成两条,在头发底部打两个如意结,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精致。
就这样在王明华的参与下,嫦娥以一种崭新的形象面向观众,而且还大受好评,这次改造也成为日后戏剧里嫦娥角色的固定形象,流传至今。
除嫦娥的形象以外,王明华还很擅长梳古装头发,甚至远胜于专业的梳头师傅。她可以很好的为梅兰芳梳适合角色的发髻,让其在带上假发后的形象栩栩如生。
事业上王明华给梅兰芳很大的助力,家庭里还掌管着梅家的内外事务,尤其是日常开销和金钱的支出,以维系家族众多人员的生活。
梅兰芳成名后收入也水涨船高,王明华精打细算下攒下每一笔钱,用这笔钱在北北京购置一处宽敞的宅子。
王明华竭尽所能的内外兼顾,做好梅家的媳妇,期盼着和梅兰芳一生一世一双人白头偕老。原本一切都很美好,只可惜很多事情都与想象的“愿违”。
人生不如意之十之八九,王明华的儿子大永和女儿五十不幸双双染上荨麻疹,因医疗条件有限最终病发夭折。
尚未康复之际,梅家人认为王明华因做绝育不能再生育,会断了梅家香火,因此想让梅兰芳续娶。
王明华的母亲在得知此事后,为了缓解她的处境,曾提出将王家的侄子过继到梅兰芳膝下。
当时,梅兰芳认为自己二十多岁尚能生育,因此拒绝王家的好意。王明华很爱梅兰芳,虽不愿意丈夫另娶他人,可也不想让其为难让梅家后继无人。
恰好梅兰芳见到师父吴菱仙教授的女弟子福芝芳,女孩年方十六,家中尚有一母,因家境贫困学习戏剧安身立命。
福芝芳的母亲自然满意这门亲事,毕竟梅兰芳在戏剧界颇有名气,虽比福芝芳年长11岁,却是一个值得托付的男人。
不过福母为了女儿的幸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福芝芳必须明媒正娶,嫁入梅家只能做平妻和王明华平起平坐,二是必须一起去梅家生活,让梅兰芳为其养老送终。
梅兰芳同意福母的要求,两人的婚事很快定下,1921年的一个良辰吉日,梅兰芳迎娶福芝芳过门。
梅兰芳对福芝芳极好,两人在婚后十分恩爱,结婚数月福芝芳就怀有身孕。王明华十分大度,将福芝芳当做妹妹对待,平日里十分善待福芝芳,怀孕后对其也是照顾有加。
福芝芳平日里也称呼王明华为姐姐,恭敬有礼其乐融融,次年福芝芳诞下一子,还让奶妈将孩子抱给王明华看 并认其做母。
王明华照顾孩子一个多月,之后又将孩子还给福芝芳让其好好抚育。福芝芳十分感动王明华的大义,自此止呕对她更加尊敬,两人感情更进一步。
在孩子去世后,王明华一直精神不济忧思过重,悔恨自己做了绝育手术,常常夜不能寐身体一日比一日差。
福芝芳自然是尽心尽力,中断自己的戏剧事业,全副身心的跟随丈夫左右。福芝芳不识字,梅兰芳特意聘请老师教授其读书识字。
那段日子里,王明华和福芝芳配合的极好,王明华处理家中的杂事、照顾几位老人,福芝芳则负责照料梅兰芳,并且为梅家开枝散叶。
福芝芳前后为梅兰芳生下了九个孩子,只可惜前三个孩子都因各种不治之症夭折,只存活下来四个孩子,对这四个孩子如珠如宝十分疼爱。
王明华的心结一直不能解开,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后来又感染肺结核。为了不传染家中老人孩子,她独自一人前往天津的医院接受长期治疗,离开梅家。
王明华离开后,福芝芳自然担当起主母的角色,也正是在这时33岁的梅兰芳迎娶了第三位妻子,就是年仅18岁的孟小冬。
梅兰芳虽然承诺给孟小冬平妻的名分,却碍于福芝芳泼辣的性格,不敢将她带回梅家,只能在外面置办宅子金屋藏娇。
孟小冬为了爱情义无反顾的嫁给梅兰芳,婚后更是中断如日中天的京剧事业,洗手作羹汤在外宅里深居简出,只可惜两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独自在天津治病的王明华并没有康复,反倒是病入膏肓,梅兰芳和福芝芳寻找了很多墓地,最终选择香山的万花坡修建一处墓穴。
1929年年初年仅36岁的王明华去世,灵柩被接回了北京,福芝芳的儿子梅葆琛作为孝子打幡,将她葬入万花山。
王明华去世后,福芝芳成为梅家主母,更是不让孟小冬进门。1930年梅兰芳的祧母去世,孟小冬想以儿媳妇的身份到梅家奔丧,却被福芝芳拦在门外不让进门。
梅兰芳也并没有维护孟小冬,而是让孟小冬先离开,正因为此事孟小冬对梅兰芳彻底失望,自此提出离婚结束这段荒诞的婚姻。
就这样福芝芳也成为梅兰芳唯一的妻子,之后两人相伴四十多年,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心肌梗塞去世。
作为中国的戏剧大师,原本国家安排将其葬入八宝山烈士公墓,但福芝芳坚持让丈夫葬入万花山。
一是万花山是梅兰芳选定的墓地,二是让其与王明华合葬,最终他葬在万花山和王明华常伴。
1980年1月29日福芝芳因患脑中风去世,按照其生前夙愿,葬在梅兰芳的另一侧,三人的墓穴并排在万花山在此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