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易倍(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Emc易倍体育(中国)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

    发布时间:2024-06-14 18:48:22    |     次浏览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它只是一次熬夜后的脱发,只是一次梳头后的发际线后移,直到这场灾难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只有极少数天生丽质的佳人能傲娇地宣称:“姐们头发又多又蓬,根本不屑于戴假发。”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1)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发少者”都能得到假发的助力。在假发诞生之初,它并不是一件能飞进寻常百姓家的饰品。

  其中副、编、次三者虽名称、型制不一,但均是由假发制成的头饰,只在祭祀等重要活动时佩戴,且为王后、夫人等贵族女性专用。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2)

  要知道,汉代的一尺可有23厘米!这样四方且高的发髻,显然不是仅靠自身发量就能达到的。

  假髻,或称“假头”,即成造型的假发。汉代开始出现,至晋太元间,已是贵族妇女出街必备时尚单品。

  和所有流行商品一样,假髻价值不菲!穷人家很难负担。那些爱美又买不起假髻的姑娘,只能抱怨自己“无头”;若是什么重大场合需要发髻撑门面,也就只好向白富美闺蜜“借头”。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3)

  盛唐之后,高髻越发流行,样式也逐渐增多。彼时大唐最尊贵的女人——杨贵妃,就偏爱穿黄裙、戴假发。

  安史之乱后,杨贵妃命丧马嵬坡,时有俗语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尽显对统治阶级奢靡生活的讽刺。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4)

  在西南一带,未嫁姑娘的发髻竟高达半米(二尺)!可以说是明晃晃的外增高了。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5)

  明清时期流行的发髻不再像前朝那么高,但假发也没有随着发髻高度的下降而消失。

  《客座赘言》的作者是明代金石家、书法家顾起元,他在记载南京时尚风俗的同时,也介绍了明代假发的制作、使用手法:以铁丝为骨架,外边编上头发,罩在妇女原生头发盘成的发髻上,再用簪子固定。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6)

  明代方孝孺在《送李宗鲁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社死名场面:“发不足者,失髢则羞”。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7)

  清代的假发行业更是蓬勃发展,不仅款式众多,还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业。

  扬州假发便是其中翘楚,不仅制作好,款式还多。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市面上的假发样式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八面观音等十数种。

  其中,一名为“懒梳头”的款式更是道尽假发的优势所在。美女们只要选中自己喜欢的假发,用发笄朝头上一固定,一个漂亮时尚的发型就完成了。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8)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9)

  中国人从来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头发是如此重要之物,成年后尚不能轻易修剪,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谁愿意交出自己的头发呢?

  汉代儒学家郑玄在为儒家经典《仪礼》做注时提到:古时候会剃低贱者、受刑者的头发,制成假发供贵族妇女使用,也就是《周礼》里所说的“次”。

  易倍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Emc易倍平台

  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发,以被妇人之紒为饰,因名髲鬄(bì tì)焉,此《周礼》所谓次也。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10)

  春秋时,卫国君主卫庄公只因为在城墙上多看了一眼,就相中了一个老倒霉蛋——大臣己氏之妻。

  己氏之妻的头发甚美。卫庄公勒令她剪下长发,然后制成假发送给了自己的夫人吕姜,人称“吕姜髢”。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11)

  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虎的三儿子石鉴也疯狂喜爱长发。作为地方最高长官,他欺压下属毫不收敛。

  “文武有长发者”都被他拔了头发,不是用来装饰帽子,就是赏赐给嫔妃、宫女。

鉴赏丨假发极简史(图12)

  除了使用真人头发做假发外,蚕丝、动物毛发也可以制作假发。《酉阳杂俎》记载狒狒“血可染绯,发可为髲”。

  当然,茂盛的头发并不是我国独有的审美。在繁复的外交往来中,也时不时会见到假发的身影。

  中国的服饰艺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假发作为古代女性必不可少的头饰,也曾是尊卑等级的象征。

  如今,假发的造型、颜色、材质越来越丰富,也不再拥有高高在上的政治意义,而是能轻轻松松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美丽、时尚的代名词。

  张小帆,《凝走弄香奁 对镜贴花黄——从盱眙出土的汉代漆奁盒漫谈古代女性梳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