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c易倍体育: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大展一票难求?别慌!这本书帮你弥补遗憾
发布时间:2025-07-31 09:39:35 | 次浏览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特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已经开始将近10个月了,据说从去年7月19号开展以来,一直人山人海,备受瞩目。参观者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开始预约,据最新消息称5月的档期已全部约满。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重磅展览。
展览分为“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板块,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来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地区的最新考古发现,其中超过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
上一次埃及考古文物在其国外获得这样风靡的效果,还是50多年前在法国卢浮宫的图坦卡蒙宝藏展和美国六个城市的图坦卡蒙宝藏展巡展。
《我无所畏惧:拯救埃及神庙的女考古学家》作者,美国作家、历史学家琳内·奥尔森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那一次展览。
“来自巴黎的包装专家们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为这四十五件文物进行包装,为运输做准备。为了避免锤子或木槌造成的冲击,在包装较小的物品时,他们用螺丝而不是钉子来盖上板条箱的盖子。较小的文物由法国空军飞机运往巴黎,而其他又大又沉的物品,比如一尊十六英尺高的图坦卡蒙石英岩雕像,则用船运往马赛,运到马赛后,再装运到卡车上,由武装警卫护送着运往巴黎。
“德罗什在精心策划和安排展览的过程中,借鉴了她过去三十年的考古经验,以解读在皇家陵墓中发现的那些壁画和文物的意义。许多埃及学家认为,墓室中发现的那些反映日常生活的绘画反映了已故王室成员的世俗生活,他们希望在死后这样的生活能继续存在,而德罗什则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这些绘画应该被视为是死者在穿越冥界之旅中所面临挑战的象征性图像。
“例如,在她看来,墓穴里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簇簇状如芦苇的纸莎草,让人想起了原始的沼泽地,在那里,死者的灵魂开始从死亡蜕变为新生;一幅描绘古埃及人狩猎鸭子和其他野禽的画面,象征着死者的灵魂正试图摧毁恶魔,因为恶魔阻挡了他通往来世的道路;而壁画中收割谷物和采摘葡萄的画面,则代表着死者向死神和复活神奥西里斯献上面包和葡萄酒。”
包括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内的所有人,都被埃及珍贵的文物吸引了。“从一开始,戴高乐似乎就沉浸在她关于这位少年国王的故事中,以及在他的陵墓中发现的各种珍贵文物的含义中。”作为领导者时间宝贵,虽然一开始戴高乐只为展览预留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后,在展览的第二个房间里,他仍有很多问题要问。德罗什告诉他,二十分钟的参观时间已经到了,于是戴高乐转头看向站在他身后的一名助手,说他再待一个半小时。”
“在灯光昏暗的皇家交谊厅里,各种金色物品在微暗的室内闪闪发光:一把镶有乌木和象牙的镀金扶手椅,用来承载法老的死后之旅;还有皇家权杖、一系列耳环和项链,以及其他璀璨夺目的物品。但令戴高乐最为震惊的是一尊真人大小的法老雕像,国王戴着假发,裹着腰布,穿着金色凉鞋,皮肤上涂着黑色防腐香料,这表明他已经进入了一个没有光的世界。戴高乐用探究的眼神仔细观察了这尊雕像长达一分多钟,然后转向德罗什说:‘他真的是一个看不见的神秘之人。’
“德罗什带领总统一行人走到下一个房间。房间里覆盖着绿色天鹅绒,还有一丛纸莎草,意在让人想起图坦卡蒙的灵魂所处的原始沼泽。戴高乐被法老的一尊小雕像迷住了,这尊雕像是一个赤裸的小孩,也是煤黑色的,正穿过这片沼泽地。在它的旁边,德罗什特意放了一个木制的摇鼓,上面装饰着黄金和象牙,法老可以用它击退藏在纸莎草灌木丛后面的野鸭,而野鸭代表着试图阻止他离开沼泽炼狱的恶魔。
“在展览的最后一个房间,整个空间被珊瑚红色包围着,暗示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里面包含着宝藏中最珍贵的无价之宝—图坦卡蒙华丽的随葬面具,上面镶嵌着闪亮的黄金、青金石、玛瑙和绿松石。但是,德罗什很高兴地看到戴高乐似乎对一个半透明的莲花形状雪花石膏高脚杯更感兴趣。屋顶上的一个小聚光灯照在高脚杯上,使其看起来似乎有磷光闪烁。德罗什解释说,睡莲在黄昏时会合上花瓣,黎明时再次打开,是埃及的一个重要象征,它代表太阳在夜间下到阴间后每日重生。而法老就像太阳一样,其灵魂由死复生。
“德罗什补充说,埃及的这一概念与基督教的圣祭礼几乎相同,在基督教的圣祭礼中,神父从圣杯中取出一个圆形的祭饼,看起来像太阳,代表基督的圣体和复活并将其高举。她说,这种仪式起源于古埃及。事实上,她解释道,基督教更多地源于古埃及的宗教传统,而非希伯来人的习俗。
“后来,德罗什听说,戴高乐对这个展览和他在参观展览时学到的东西非常着迷,以至于几个月后,他仍在跟他的内阁成员谈论这个展览。法国人似乎和他们的总统一样被这个展览深深吸引。据《时代》杂志报道,埃及文物在巴黎展览的四个月里,整个城市都‘掀起了法老热’。展览开幕当天,数百人在小皇宫的入口处徘徊,身子都贴在了门口的玻璃门上。安德烈·马尔罗(时任法国文化部部长)的副手雅克·若雅尔要求军方派遣一支共和国卫队到博物馆,以控制情绪兴奋激动的大批游客和参观者。
“在接下来的几天甚至几周里,浩浩荡荡的人群排起了蜿蜒长队,队伍都排到了好几个街区之外。截至展览结束,到博物馆参观此次展览的人数已超125万人,使其成为卢浮宫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展览。而像九十一岁高龄的前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这样的贵宾,博物馆直到深夜才能挤出时间请他进去单独参观。
“令德罗什最为高兴的是,在围绕展览的铺天盖地的宣传中,她让她的导师贝尔纳·布吕耶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布吕耶尔是代尔麦地那挖掘项目的负责人,在发现图坦卡蒙陵墓一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此事几乎无人知晓。德罗什邀请八十七岁的布吕耶尔参加开幕式,并为他安排了几次新闻采访,布吕耶尔在采访中讲述了他是如何说服郁郁寡欢的霍华德·卡特不要放弃寻找图坦卡蒙的墓地,继续在最终发现图坦卡蒙陵墓的地区进行挖掘的故事。
“1972年3月29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在伦敦举办的图坦卡蒙文物展展览揭幕,此次展览大受欢迎,于是博物馆将展览延期至12月,总共吸引了160多万参观者。第三个被授权举办展览的国家是苏联,接下来是美国。1976年11月17日,图坦卡蒙宝藏展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开幕,从此开启了一场美国六座城市巡回展。前来排队参观的人围了博物馆一圈。展览每到一座城市,都会在当地引起巨大的轰动,芝加哥、新奥尔良、西雅图、洛杉矶和纽约,无一不是如此。
“图坦卡蒙宝藏展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轰动、最成功的博物馆展览,每到一座城市,博物馆的门票几乎都瞬间售罄,所有展览城市博物馆的参观记录均被打破。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宁愿排好几个小时的队,也要一睹图坦卡蒙的风采。
“由于图坦卡蒙宝藏展览的成功,美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的博物馆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一位学者写道,在这些宝藏展览举办之前,大多数艺术博物馆‘像陵墓一样安静而沉闷’,只为文化精英服务。但随着图坦卡蒙的惊人人气,博物馆变得像市场一样热闹,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以至于博物馆不得不安排特别展,以确保支持博物馆的赞助人和常客能看到展览”。
“图坦卡蒙展览也被证明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不仅为博物馆和博物馆所在的城市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也为埃及带来了收入。安排此次美国之行的托马斯·霍温(时任大都会博物馆馆长)曾向埃及官员建议,允许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复制展览中的物品,然后在博物馆的礼品店出售,而不是只从展览的入场费中获得资金。埃及可以从他们的销售以及官方产品目录的销售中获得收益。埃及政府同意了。事实上,这是一个极其明智的决定,因为这些礼品的销售为埃及带来了九百多万美元的收入。
“图坦卡蒙这位少年法老以另一种方式帮助了埃及,同时也让美国公众了解到埃及人民的古代历史,并在为结束埃及和以色列之间长期敌对关系的谈判进行之际,改善了埃及的形象。1978年9月,当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西雅图博物馆参观图坦卡蒙展览时,吉米·卡特总统会见了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讨论中东和平的框架问题。9月17日,埃及和以色列同意签署《戴维营协议》,从而结束了两国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并使两国建立了外交和商业关系。”
在这一章结尾,作者写道,“所有参观者几乎都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位法国女考古学家的努力以及她发起的拯救努比亚古迹行动,大都会博物馆可能永远不会有引人入胜的(丹铎)神庙,也不会有令人着迷的图坦卡蒙宝藏展览。”
这位法国女考古学家就是前面反复提到的得罗什——克里斯蒂亚娜·得罗什-诺布勒古。她在结婚之前姓“得罗什”,婚后她决定将自己的姓与丈夫的姓氏结合起来——这在20世纪40年代的法国女性中是十分特立独行的—由此可见,德罗什-诺布勒古从一开始就决心保留自己的身份。
关于她是如何拯救古埃及神庙建筑群、发起努比亚行动,以及她是如何在那个考古界轻视女性的时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我无所畏惧:拯救埃及神庙的女考古学家》以30万字给出了生动而深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