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c易倍体育:2024年组织生活会对照四个带头查批发言精准发力剖析深入文采斐然
发布时间:2025-05-17 17:51:11 | 次浏览
按照党委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的工作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的工作不仅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整改提升。下面,我将结合“四个带头”要求,从自我批评和批评他人两个方面进行发言,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我始终将学习贯彻党建引领业务的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但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上仍有差距。比如,对有关业务的理念理解更多停留在口号层面,未能完全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具体行动。在学习某书第四卷时,存在“重业务轻理论”的倾向,常以工作繁忙为由压缩学习时间,导致对国之大者的把握不够精准。
对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的警惕性不足。例如,在审核涉及敏感区的项目时,更多关注技术合规性,忽视了对项目背后可能存在的政治导向偏差的研判。面对社会上一些质疑环保政策阻碍经济发展的言论,未能及时站出来澄清谬误、弘扬正气。
在支部讨论中,存在“老好人”思想,对同志的缺点和不足批评不够直接。比如,在民主生活会上,更多是“点到为止”,缺乏“红红脸、出出汗”的辣味,导致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面对政务审批的复杂局面,有时存在畏难情绪。例如,在处理重大项目的争议时,顾虑各方压力,未能完全坚持原则,存在“折中主义”倾向。对学习多停留在条文记忆,未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调研工作走马观花,对基层实际了解不深。去年带队调研时,仅听取汇报、查看台账,未深入企业车间实地考察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导致提出的改进建议针对性不足。此外,在推动“放管服”改革中,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倾向,对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不够。
虽然能够严格遵守省委十项规定精神,但在细节上仍有疏漏。例如,在与企业沟通时,偶有接受对方提供的简餐,未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廉洁行为规范》。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不够严格,存在“小节无害”的麻痹思想。
面对环评领域的新挑战,如某项目标下的审批标准调整,存在求稳怕乱思想,创新突破不足。例如,在探索“三线一单”与项目准入联动机制时,因担心政策风险,未能大胆试点先行,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研究不够,审批服务效率有待提升。部分企业反映,环评报告编制周期长、修改次数多,而我们未能有效优化流程,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例如,某总量指标问题反复修改,我作为经办人未能主动协调解决,导致项目落地延迟。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上行动迟缓。目前仍依赖传统纸质材料审核,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审批效能。对“智慧评价”平台的建设缺乏系统规划,与先进省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作为支部委员,对党建工作投入精力不足,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例如,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时,更多是完成规定动作,缺乏创新形式和实际效果。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不够严格,个别同志存在迟到早退、学习应付等问题。
对审批廉政风险点的排查不够深入,防控措施针对性不强。例如,在项目审批中,虽然实行了“双人审核”制度,但对审核过程的监督仍停留在形式层面,未能有效防范“打招呼”“说情”等行为。
对领域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不足。面对一些恶意抹黑政策的言论,未能及时有效发声,导致负面信息扩散。在党员教育中,对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认识不够,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和引导。
作为支部书记,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上办法不多。例如,在审批重大项目时,未能有效组织党员攻关小组,导致部分项目因技术难题延误。对年轻党员的培养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的传帮带机制。
深入基层调研较少,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困难和诉求了解不深。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评审批慢问题时,更多依赖会议部署,未能亲自督办落实,导致整改效果不明显。
在分管管理工作中,存在“等靠要”思想。例如,对新出台的新型技术规范学习不及时,导致企业咨询时无法准确解答,影响了服务质量。
在推动“两证合一”改革中,未能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改革方案缺乏突破性,导致工作进展滞后。
在项目审核中,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例如,对某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审核不严,未发现其中数据造假问题,险些酿成重大失误。
偶尔存在迟到早退现象,对组织生活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在集体学习时,多次出现玩手机、交头接耳等情况,未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每月至少精读1篇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文摘,撰写心得体会。建立“理论学习+业务研讨”双轨机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环评改革的具体举措。
自觉将本职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谋划,坚决落实“国之大者”要求。在审批项目时,既要严把生态关,也要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带头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在组织生活中敢于揭短亮丑。建立“党员政治生日”制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分享成长经历,增强党性观念。
推行“一线工作法”,每月至少深入企业或基层单位1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对重大民生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30%以上。
牵头开展“效能提升年”活动,推动“三线一单”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实现项目准入“一键查询”。探索环评告知承诺制改革,对低风险项目实行“备案即开工”。
建立重大项目环境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敏感区的项目实行专家会审、公众听证。加强与公安、应急等部门的联动,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制定支部党建责任清单,将党建工作与业务考核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建立党员廉政档案,对关键岗位实行轮岗交流制度。
组建“政策宣讲团”,利用新媒体平台解读政策、回应关切。建立网络舆情“三审三校”机制,确保发布信息准确权威。
同志们,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作为新时代的环保人,我们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的神圣使命。让我们以这次组织生活会为新的起点,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严守政治纪律,锤炼过硬作风,勇于创新突破,为建设美丽城市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