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又谈崩了?48小时内美国发出三道威胁中方祭出稀土最严管制
发布时间:2025-08-09 01:22:06 | 次浏览
不久前,中美高层在日内瓦经过磋商后发布了联合声明。声明明确指出,双方不仅大幅削减关税,还商定在接下来的90天里,借助全新沟通机制持续开展协商,力求达成新的贸易协议。
按常理而言,双方刚刚达成初步共识,关系本应处于缓和升温阶段,各领域的对话协商也正待重新走上正轨,然而谈判之路却陡生波折,双方未能达成共识,贸易磋商似乎再度陷入僵局。美方表现得极为急不可耐,妄图迫使中方在贸易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就在不到48小时的极短时间内,特朗普接连抛出三番威胁言论,试图以此向中方施压。面对美方这般无理行径,中方果断出击,祭出对稀土实施最严格管制的举措。在这场贸易交锋中,最终的胜负究竟会花落谁家呢?
自5月12日中美谈判圆满收官后的短短48小时内,美方竟接二连三地抛出三道威胁。率先发难的是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2日,中美双方刚对外公布联合声明,特朗普便在白宫就谈判进展情况向外界作介绍。彼时,他对谈判成果不乏赞赏与欢迎之辞。然而,当话题转到后续谈判时,他的态度却急转直下,放言若未来90天的谈判未能达成协议,关税极有可能从现有的30%大幅上调至“明显更高”的水平。
随后,美国商务部再度对中国“亮出獠牙”。当地时间13日,美商务部以“防止技术外流至竞争对手”为幌子,宣布废除拜登政府时期的AI扩散相关规则,并扬言将推出更多措施,进一步收紧对全球半导体出口的管控。据彭博社14日报道,美国商务部13日在一份声明中称,拜登时期颁布的AI出口措施将扼杀美国创新,并让公司承担繁重的监管要求。美国商务部表示,将叫停原定于5月15日生效的AI相关出口规定,同时宣布采取更多措施以加强对全球半导体的出口管制。在新的管控举措中,美国商务部直接点名中国企业华为以及中国人工智能(AI)领域,还恶狠狠地威胁道:“在全球任何角落使用华为昇腾芯片,都将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同时发出严正警告,若将美国的人工智能芯片用于中国AI的模型训练与推理环节,必将面临“相应惩处”。
时至今日,在美国针对中国展开的多领域技术封锁中,半导体领域依旧是中国被“卡脖子”最为严重的关键环节。在人工智能(AI)这一热门赛道上,中国凭借算法层面的显著优势,得以与美国AI技术齐头并进、不相上下。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支撑中国AI产业发展的芯片,大部分仍依赖从美国进口。在此背景下,美国商务部近期的一连串举措,无疑是对中国AI产业发展亮出了“封杀”的锋利刀刃。
令人愤慨的是,美国在科技封锁方面步步紧逼、变本加厉的同时,竟还妄图在芬太尼问题上兴风作浪、无端纠缠。依据中美双方此前达成的联合声明,美国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的20%关税至今仍未取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态,敦促美方停止无端将责任推给中方。他着重强调,倘若美方真心期望与中国在相关事务上开展合作,就应当摒弃抹黑推责的恶劣行径,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与中国进行坦诚对话。
但令人遗憾的是,中方话音刚落,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便跳出来大放厥词,声称这20%的关税是美国对中国发出的“明确警示”:倘若中国不在当前这场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中与美国携手合作,必将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其言论立场与特朗普政府高度趋同。回溯至特朗普政府决定加征 20%关税之时,便无端指责中国未能有效遏制芬太尼及其前体化学品流入美国,甚至放言若 90 天内中美未能达成相关协议,便会以此为借口,再次对中国加征关税。彼时,伯恩斯所发出的威胁,极有可能化为现实。
面对美方毫无预兆的“变脸”之举,中方迅速且果断地采取了迄今为止最为强硬、严格的稀土管制措施。14 日,中国政府召集商务部等 10个部门,联合内蒙古等七个省份,共同召开部署会议。会上明确要求,要全面强化对稀土运输、制造、销售、出口等全链条的管控力度,确保每个环节的管控工作都能落实到位,不出现任何疏漏与死角,坚决杜绝战略矿产资源非法外流的情况发生。
在中美此次谈判的大幕尚未完全拉开之际,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方打算将对华关税下调至60%以下,妄图以此作为谈判筹码,换取中方放宽稀土出口管制,进而缓解美国相关产业,尤其是军工与新能源产业所承受的生产压力。
就当下形势来看,美方似乎又要故伎重演,施展其出尔反尔的老把戏。不过,中方对美国的行事作风早已了然于胸,自始至终就没打算在稀土问题上轻易向美国让步。如今,这为期90天的谈判周期才刚刚开启,中美之间的交锋便已如此剑拔弩张,后续发展着实令人拭目以待。
不论美国怎么示弱就是不和他们谈,反复无常,朝夕令改,变化多端,一会朝南,一会朝西,政策不稳定,谈了也没有用,一会可能就变化,所以,我个人觉得,不论美国怎么示弱,就是不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