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岁特朗普认知混乱35位专家发警告白宫却说精神敏锐
发布时间:2025-08-09 02:43:21 | 次浏览
特朗普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手舞足蹈地讲着击败拜登的宏伟计划,台下支持者举着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现场观众和全美电视观众都目瞪口呆。话锋突然一转,这位美国总统开始分享起了个人生活秘密。
你们知道吗?我特别喜欢水龙头出水的声音,不是那种哗哗的,是滴答滴答的!台下观众面面相觑,人们举着手机录像。
很多人在皱眉嘀咕这跟大选有啥关系,但特朗普像没察觉似的,继续他的家装经验分享:我家里的淋浴头,我专门让人改成了慢滴模式,洗起澡来特别舒服!
这还没完。他接着说:我跟你们说,我办公室的马桶水箱,我都让人改成了限流器,省水!省水就是省钱,懂不懂?网友们后来调侃:总统候选人竞选演讲,咋变成了家装经验分享会?
但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讲线;了。从风力发电机骂到加沙援助,从叔叔的学生扯到内阁装饰,他的公开言行越来越魔幻。
今年7月,特朗普在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面时,突然对着镜头科普风力发电机的危害。
那些大风车,杀鸟!杀鲸鱼!破坏风景!我们美国绝对不建!他手势夸张地比划着,仿佛在描述什么恐怖场景。
现场记者翻出资料发现,美国能源部2024年的报告显示,风力发电机导致的鸟类死亡数,远低于家猫捕食和输电线路碰撞。
更尴尬的是,欧盟当天就公布了新的风电投资计划,特朗普的警告成了国际笑话。
8月初的那次福克斯新闻采访更是离谱。被问到加沙援助问题时,他口口声声保证,美国已经给了6000万美元,欧洲他们啥都没给。
《卫报》查遍美国国务院记录,发现美国最近一次向加沙拨款是6月的3000万美元,而英国、欧盟分别捐了6000万英镑和1.7亿欧元。特朗普的6000万,纯属张冠李戴。
这些看似搞笑的片段,专家们可笑不出来。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系高级讲师哈里·塞加尔专门研究政治人物的认知行为,他看了特朗普近一年的演讲视频后直摇头。
正常人说话会围绕主题,哪怕跑题也会有逻辑衔接。但特朗普的思维像乱码,从水龙头跳到风车,从援助跳到叔叔的学生,完全没有线;
塞加尔指出,这种突如其来的话题转变,正是特朗普不经思考地偏离主题的典型表现。他缺乏自我调节,随意切换话题,其叙事结构也因此变得支离破碎。这不是口误,而是认知分离。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临床精神病学教授理查德·A·弗里德曼更加直接。他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指出:任何公正的心理健康专家都会对唐纳德·特朗普的表现感到非常担忧。
弗里德曼补充道:如果一个患者向我展示了特朗普现在经常表现出的语言混乱、思维跳跃和重复言论,我几乎肯定会建议他们立刻接受严格的神经精神病学评估。
心理学家约翰·加特纳的判断更加严厉。这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担任精神病学助理教授28年的专家,专门对比了特朗普不同时期的表现。
80年代的特朗普,虽然脾气差,但说话有条理。现在呢?他站在台上,眼睛瞪得老大,嘴巴说得飞快,可你根本抓不住他在讲啥。
加特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并非政治表演,而是大脑在罢工。
更令人震惊的是,35位心理健康专业人士联合发声,认为特朗普患有恶性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们警告称:我们看到的是痴呆症的经典症状,即与基线水平相比出现严重的衰退。
这些专家指出,如果回顾上世纪80年代的视频,特朗普实际上非常善于表达。他仍然是个混蛋,但他能够用流畅的段落表达自己,而现在他真的难以完成一个想法。
面对如此密集的专业质疑,白宫的反应却比特朗普的演讲还魔幻。发言人不仅没有正面回应,反而把问题甩给了媒体。
他们声称这纯粹是胡扯,这些人找的专家自己都没治好过病人,特朗普总统每天处理上百件事,偶尔说错两句话怎么了?
专业人士的担忧,让人想起了不久前的另一个场景。2024年6月,拜登在一次辩论中表现混乱,难以保持思路连贯。媒体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年龄问题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这位81岁的总统被迫放弃连任。讽刺的是,当时最起劲攻击拜登脑子有问题的,正是特朗普本人。
如今角色互换,79岁的特朗普却大体上避开了同样的审视。这种双重标准,暴露出美国政治监督的选择性盲区。
更麻烦的是,特朗普的失言正在产生实际的政策后果。那句关于吞并加拿大的表态,他反复强调这是认真考虑的一步战略,认为加拿大依赖美国前提下,就应该成为美国第51个州。
这种说法让加拿大政府和公众哗然,90%加拿大人明确表示反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只能礼貌地保留不同意见。
关税政策更是被他搞得像跳山车。一边扬言要对中国狂砍关税,一边又宣称美中正在秘密谈判,中方迅速否认,市场被他反复言论搞得混乱不堪。
人民币和股市短线大跳水,中国外交部不得不直接回应不要被误导,点破了特朗普高压+突然软化的套路。
市场专家指出,这种大棒政策打开后又自己收回,既没有规划也缺乏预期,表明他决策流于一时情绪。
对比其他国家的做法,法国和德国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领导人健康监督机制。法国总统每年都要公布详细的体检报告,德国总理的健康状况也相对透明。
历史上,当里根在第二任期出现记忆问题时,美国政界和媒体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监督。丘吉尔晚年的健康问题,也得到了英国政治体系的及时关注。
但如今的美国,似乎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政治正确:质疑拜登是合理监督,质疑特朗普却成了政治攻击。
这种双重标准的背后,反映的是美国政治极化的深层问题。当政治立场决定了监督尺度,制度的公正性就会大打折扣。
当总统把头发湿当公开议题时,美国面临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健康问题,而是制度性危机。
美国宪法第25修正案规定,当总统无法履行职务时,副总统可以接任。但这需要内阁多数成员书面申请,以特朗普对万斯的戒备,这条路几乎走不通。
副总统万斯的日程突然变得密集起来。7月18日代总统主持五角大楼会议,次日率团与沙特王储谈判石油协议。这些反常举动引发猜测:共和党是否已在为权力交接铺路?
军工巨头们率先嗅到了危机。雷神公司CEO私下抱怨总统推迟签署F-35升级令;洛克希德·马丁股价应声下跌2.3%,开始游说国会确保国防项目连续性。
资本市场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整个国家的集体焦虑。更微妙的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的祝福暗藏机锋:我们祝愿美国总统早日康复,毕竟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美国领导人。
当对手都开始关心美国总统的健康状况时,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医学界的最新共识越来越明确。多位神经学专家指出,基础认知测试无法反映复杂决策所需的判断力,慢性血液循环障碍会减少大脑供氧,加速决策能力衰退。
哈佛医学院教授福斯特向CNN直言:对于总统这样体重过重的人更常见。需要评估是否存在更严重疾病。
静脉瓣膜失效可能导致致命肺栓塞,猝死率高达30%。特朗普的超重体质、酷爱高盐快餐、每日久坐超10小时的生活习惯,都是静脉疾病的加速器。
老龄化政治时代已经到来。当政治舞台被白发占据,传统的制度设计显得力不从心。美国需要建立更完善的能力评估机制,不仅仅是例行体检,更需要认知能力的专业评估。
一些政治学者建议,可以参考飞行员、医生等高风险职业的做法,建立定期的认知能力测试制度。毕竟,总统的决策影响比任何职业都要更加深远。
技术手段也可以发挥作用。AI分析可以客观评估政治人物的语言模式变化,医学检测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认知状态评估。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公正透明的监督机制。
这场风波的本质,不是简单的年龄歧视,而是制度透明度的终极考验。个人健康问题背后,暴露的是权力监督机制的系统性缺陷。
当政治舞台被白发占据,我们需要更智慧的制度设计来应对银发政治的挑战。透明度、问责制、专业评估,一个都不能少。
当手握核按钮的手开始颤抖,制度的天平应该倾向权力还是健康?这个问题,值得每个关心民主未来的人深思。